“人工智能+”行動,正成為產業創新的關鍵抓手和驅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近年來,位于常州新北區的常州創意產業園區以人工智能賦能數字文化產業,從產品創新開發到技術監管保障,不斷優化園區產業生態。
這個春天,OpenAI的文生視頻模型Sora,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風口之下擁抱變化,新質生產力要進一步向‘數’而新。”江蘇贊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梅向東說,企業成立于2010年,是國內最早涉足CG(計算機動畫)行業的企業之一。從三年前開始,企業布局人工智能賽道,借助AI技術不斷革新渲染技術,通過技術的迭代升級,正從基礎算力時代邁向智能算力時代。
蓬勃向上的數字文化產業,是常州創意產業園區極具辨識度的標簽,也是數字經濟新興領域的重要代表。近年來,園區以智能制造、數字文化裝備、數字交互展陳、數字創意設計等為重點,打造數字經濟集群,大力培育了一批深耕細分領域的代表企業。以贊奇科技、麥拉風等為龍頭,培育了文化數字化特色品牌及產品;以印象乾圖、卓謹科技、有維文科等為代表,重點培育智慧展示、數字影視、MR互動、5G應用等文化科技交互式展覽展示業態。同時,發展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新模式。2023年,園區完成產業鏈營收320億元,同比增長15%;數字文化企業累計促成全國15省100余地區建設數字文化場景2000多個,為全球168個國家和地區超60萬用戶提供線上內容及技術服務。
在江蘇全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傅逸俊正在對某市農村公路綜合管理平臺進行最后優化,通過計算機視覺識別和人工智能算法,實現路面養護的數字化監管,提升養護效率。今年,公司將加大工程類、政務服務類項目的開發應用,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人工智能+”為壯大新興產業再添“勝算”,同時對網絡、數據等重點領域的安全保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最近,AI復活頻頻上熱搜,可以預見今后會有使用AI復活技術的新型詐騙方式出現,業內必須警醒并及早采取行動。”江蘇瑞新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路世強說,公司正在對流量威脅感知智能分析平臺進行內測,這是常州首個自主研發并投入使用的數據流量檢測平臺,“今年主要圍繞數據安全、密碼安全,進一步保障網絡安全,同時探索人工智能賽道下的維護網絡安全新路徑。”
作為全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核心集聚區,常州創意產業園區致力于打造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常州名片”。2023年以來,園區通過產業能級提升、公共平臺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多項舉措,招引落戶產業鏈優質項目30多個,引進落戶“龍城英才計劃”項目5個。目前,高新技術企業達70家,推動數字產業補鏈拓鏈、集聚成勢。
“今年我們還將進一步建設數字文化眾創孵化公共服務平臺‘橙芯空間’,在園區形成創新主體梯隊培育格局。”眺望未來圖景,常州創意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將依托現有產業優勢,著力招引一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的關鍵龍頭企業,加速構建數智新生態。
(吳燕翎 章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