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27日,蘇州法院圍繞安全生產、護航房企、科創企業、跨境貿易、專精特新、服務業連續舉行了六場服務新質生產力系列活動,聽取企業需求、破解掣肘企業發展的問題。這是蘇州法院能動履職,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法治護航的又一有力行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蘇州法院能動履職、靶向發力,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持續聚焦經營主體司法需求,進一步完善各項助企發展司法服務舉措,優化司法供給,先后出臺保障公平競爭市場秩序15條意見、服務保障“企業敢干”18條措施等工作舉措,推出司法助企“五庭協同”機制,建立中小微企業紓困聯動平臺,開展“執破融合”改革、涉案企業刑事合規改革和行政合規整改、民商事合規指引工作,掛牌成立助企發展司法服務中心和企業重整中心,助力營造更加穩定、透明、公平、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更大力度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依法平等保護,促進市場公平有序競爭
蘇州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
為依法開展平等保護,蘇州中院構建了蘇州知識產權法庭、破產法庭、國際商事法庭、勞動法庭、互聯網法庭等五家“國字號”法庭的“五庭協同”機制,專門成立協同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協同工作機制實施意見,建立協同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專業化審判在優化資源配置、統一裁判尺度、強化規則引領等方面的優勢,凝聚審判合力。
同時,蘇州法院堅持國企民企平等對待,出臺助力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實施意見和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實施意見。堅持內資外資一視同仁,設立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自由貿易區法庭,出臺服務保障RCEP高質量實施工作意見,研究涉RCEP具有前沿性和典型性的法律問題,積極探索建立與蘇州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相適應的司法保障機制,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因為有了平等保護的司法理念,在審理一起烏克蘭某公司申請承認和執行烏克蘭工商會國際商事仲裁庭仲裁裁決案中,蘇州國際商事法庭依法作出首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裁定,贏得烏克蘭的當事人的點贊。
平等保護還體現在勞動者與企業的“雙保護”上,蘇州勞動法庭自成立以來,依法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維護企業正當發展利益并重。一方面,著力保護勞動者權益,依法支持勞動者關于勞動報酬、解雇保護、社保待遇等方面的合理訴求,讓勞動者充分享有奮斗回報、享受發展成果,最大程度激發勞動創造力,贏得發展優勢。另一方面,依法支持企業正當履行建章立制、調職調崗、解聘解雇等管理職能,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與正當發展利益。該庭審理的外賣騎手“被個體戶化”案,被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裁判規則被穩定就業司法意見吸收,業界評價該案“意義深遠”,為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推動平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生動范本。
公正審判、平等保護無處不在。在被譽為全球輪胎行業“世紀大戰”的專利侵權系列訴訟中,蘇州知識產權法庭依法判決國內企業賠償荷蘭某公司650余萬元,這是全國首例精細化計算技術貢獻率的專利侵權案件,為解決司法保護難題提供了“蘇知”方案,多家國外主流媒體稱其“會增強在華國際投資者的信心”。
提升審判質效,增強企業獲得感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充滿探索性開創性的重大工作。
為保護創新,釋放新質生產力的澎湃動能,蘇州法院堅持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持續加大對新能源、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等重點產業以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始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支持引導企業通過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2022年以來,蘇州法院共審結各類商事案件99763件,標的總額912.77億元,“萬詞霸屏案”和“‘德祿’商標維權案”等16起涉企知識產權案例入選全國法院典型案例,連續4年同時獲評中國10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件;9起案件入選全省法院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紓困解難“暖企”“護企”等典型案例。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近年來,全市法院深化以公正裁判護商、以高效司法安商、以人文關懷暖商的高質量司法,全面提升審判工作質效,切實承擔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主力軍職責。
執行工作能有效維護司法權威和當事人的勝訴權益,而破產既能集中化解矛盾糾紛、挽救危困企業、公平清償債務,又能促進市場優勝劣汰,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維護社會和諧穩定。2022年7月,蘇州市兩級法院啟動了“執破融合”改革,將執行程序與破產程序深層次融合,以破促執、以執助破,讓兩種程序的優勢在涉企案件清償處置中交互疊加、充分釋放,推動市場出清,推動企業脫困重生。改革啟動以來,蘇州全市法院已受理“執破融合”案件887件,消化訴訟、執行案件13048件,化解債務157.63億元,適用破產重整、和解程序挽救企業38家。
蘇州是鏈接世界的要地、產業配套的高地、創新創業的福地和對外開放合作的寶地。為服務保障企業高水平對外開放,蘇州法院深入實施涉外商事審判精品戰略,不斷提升司法效能,持續打造涉外商事爭端解決優選地。推動設立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自由貿易區法庭,出臺服務保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高質量實施工作意見。加強與貿仲委上海分會、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等仲裁、調解機構的對接,創新完善調解、仲裁、訴訟有機銜接的涉外商事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相關工作入選全國法院服務保障自貿區建設亮點舉措。
延伸司法服務,回應企業新需求
位于蘇州火車站附近的蘇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交通便利、人員集聚,在該服務中心三樓,蘇州中院設有助企發展司法服務中心,安排專業法官值班,為企業面對面提供各類法律難題解答和涉訴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像這樣的助企發展司法服務中心不止一家,伴隨10家基層人民法院的服務中心相繼成立,將組成全市法院助企發展司法服務中心“1+10”工作矩陣,共同為全市近300萬市場主體提供更精準、更貼心的司法服務。
自5月8日以來,蘇州各地助企發展司法服務中心共接待各類來訪咨詢企業和企業家130余人次,線上法律咨詢9690余次,有效滿足全市各類經營主體多元司法服務需求。
當前蘇州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企業和企業家對優質司法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
企有所需,“法”有所應。近年來,蘇州法院不斷延伸審判職能,依法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充分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和創造力,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企業的發展往往伴隨著各種矛盾糾紛,這些矛盾糾紛如若不能及時、有效地化解,不僅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更有可能對社會和諧穩定產生不良影響。針對企業期盼高效解決經濟糾紛的司法需求,蘇州法院聯合相關部門開展行業協會、商會調解等行業性專業性調解機制培育培優行動,引導企業優先選擇非訴方式解決糾紛,充分發揮司法確認程序的司法保障作用,促進涉企糾紛快速、有效化解。今年1至5月,全市法院訴前分流調解成功案件22065件,通過市場化模式調解成功7158件。
企業合規有利于確保企業運營符合法律法規要求,降低法律風險,保障企業穩健發展。對此,蘇州法院與市檢察院聯合出臺關于加強涉案企業合規協同協作的實施意見,探索開展司法參與刑事合規改革,發布全市法院涉案企業合規典型案例,指導全市法院審結涉企業合規類案件7件,引導涉案企業守法經營。深入開展民商事企業合規指引工作,在原來經營主體合規指引136條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在安全生產、上市等方面的司法新需求,再出臺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引100條,全面引導企業規范經營行為,防范法律風險。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創新、創業、創造上大有可為。”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蔡紹剛表示,站在新的起點上,蘇州中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著力在優化訴訟服務、提升審執質效等方面下功夫,打造蘇州司法最優品牌,積極護航企業發展,助力蘇州經濟高質量發展。